• 2021-11-25 10:36:46
  • 阅读(977)
  • 评论(14)
  •   海报制造:旦增努布

      新华社拉萨11月25日电题:绿染高原!西藏草原归纳植被盖度到达47.14%

      新华社记者田金文

      西藏是青藏高原的主体,是全国天然草原面积最大的省区,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西藏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数据显现:"十三五"时期,西藏共到位林草生态维护与建造资金202.3亿元,森林掩盖率由12.14%进步至12.31%,草原归纳植被盖度由42.3%进步到47.14%。

      西藏日喀则市仲巴县境内雅鲁藏布江发源地邻近,一头牦牛行走在草地上(2018年9月12日摄)。 新华社记者普布扎西 摄

      海拔4000多米的西藏日喀则市拉孜县锡钦乡岗西村,曾经是一片荒滩,遍地是砾石、粗沙。经过人工种草,这片荒滩变了容貌,1500亩半人高的绿麦草顶风摇摆,给当地带来蓬勃生机。

      绿麦草是中国科学院研制的高原耐寒植物,不只根系兴旺、成长快,还耐旱耐瘠薄,具有较强的抗寒性。

      西藏高原草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种草项目指导人李勇生介绍,绿麦草春天耕种,十月收割,成长期间可防沙固沙,收割后,草根则会在翻犁之后成为肥料改进土壤。

      深秋是高原收成的时节。岗西村乡民拉巴次仁说:"现在比过去美好多了,曾经这儿都是沙子,草地很少,家畜饲料都不够用。种了绿麦草后,不光牛羊吃得饱,环境星艺装饰也好多了。"

      荒滩变绿洲,得益于当地农牧民大众观念的改动。2020年,岗西村量体裁衣开办种草专业合作社,当年测验栽培饲草8亩,收益显着。所以,当地在上海市第九批援藏干部和锡钦乡政府支持下,与中国科学院、中华环境维护基金会等单位对接,承受科学栽培理念,完结了规模化栽培。

      锡钦乡乡长德青玉珍告知记者,现在全乡近600名牧民参加种草项目,户均年增收可达1000元。

      岗西村种草实践是西藏草原修正和草业开展的一个缩影。

      西藏林芝市米林县,"绿哈达举动"中栽培的人工牧场生气勃勃(2020年9月13日摄,无人机相片)。 新华社记者孙非 摄

      "十三五"期间,西藏大力施行防沙治沙、退耕退牧、还林还草、重要湿地维护与康复、自然维护区建造等要点生态维护修正工程,完结了林草工作快速开展,完结营造林596.48万亩。

      西藏尼玛县文部乡北村乡民正在人工牧场收割饲草(2017年9月18日摄)。 新华社记者张汝锋 摄

      西藏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西藏"十四五"期间将加大雅鲁藏布江中上游、狮泉河流域、朋曲河流域等生态区位重要、生态软弱的会集连片沙区封禁维护和管理力度,添加林草植被,进一步改进生态环境。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

    4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