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西安5月16日电 通讯:弦鼓一声,回雪飘飖——这支来自西域的舞蹈为何火了千年?
新华社记者漠然 眭黎曦 孙正好
"胡旋女,胡旋女。心应弦,手应鼓。弦鼓一声双袖举。回雪飘飖转蓬舞。"
一千多年前,唐代诗人白居易笔下美丽浪漫的胡旋舞,从西域传入,风行华夏。现在,在古都西安的舞台上,胡旋舞穿越千载展新颜,酣畅淋漓地展示着中外文明融合的美好。
在西安文明地标大唐不夜城,舞蹈《旋转的胡旋》是最受欢迎的表演之一,每一场都被里三层外三层的观演人群所围住。
《旋转的胡旋》节目编导马翔告知新华社记者,创造团队从许多岩画、出土文物和古诗词中寻觅服装、舞蹈姿势、舞者神态等头绪,力求复刻出一支原汁原味的胡旋舞。"胡旋舞在许多方面都表现着中外文明融合。"他说。
据史料记载,胡旋舞起源于西域康国等地,即今天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一带。跟着古丝绸之路昌盛疏通,华夏与西域的往来也日益亲近。胡旋舞传入华夏后,在唐朝宫殿盛行,并逐步流传到民间。
"胡旋舞的伴乐原本以打击乐为主,传入华夏后逐步参加弦乐,音乐作用愈加恢宏大气。"马翔说。
在陕西历史博物馆保藏的唐代苏思勖墓葬岩画《乐舞图》中,一名胡人男人身穿汉服,在方毯上跳起"男人版"胡旋舞——胡腾舞。舞者两边,乐工们演奏的九种乐器中,既有西域传入的琵琶、横笛、筚篥,也有我国传统高温尼龙乐器古筝、决定、排箫等,演绎着艺术的共识。
马翔以为,大唐不夜城《旋转的胡旋》表演之所以大受欢迎,一个重要原因是唐文明有着极大魅力。大唐不夜城通过将传统文明立异表达,让越来越多年青人为之入神。"咱们想通过表演这个载体,让人们能感同身受感触传统文明之美,也以此向更多我国人以及外国朋友介绍咱们灿烂的文明,展示今天西安的魅力。"他说。
"左旋右转不知疲,千匝万周无已时。人世物类无可比,奔车轮缓旋风迟。"充满活力的跳动和旋转是胡旋舞最明显的特征。而通过千年的融合与传承,这一元素已深深融入到我国和中亚国家多种舞蹈方式傍边。愿更多"丝路之舞"持续书写我国与中亚国家文明融合、友好往来的新诗歌。(参加记者:李华)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