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07-17 03:30:35
  • 阅读(5017)
  • 评论(4)
  •   当地时间7月11日至12日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举办的北约峰会招引了各方目光。作为一次开在俄罗斯家门口的北约峰会,北约与俄罗斯的对立成为焦点。在这场事关地缘战略的“北约牌局”上,终究该怎么出牌?相关各方在牌桌背面,暗自进行着比赛。

      维尔纽斯,距白俄罗斯边境32公里,距俄罗斯边境151公里。2023年6月28日,美国制作的116辆M1A1“艾布拉姆斯”坦克中的第一批运抵波兰什切青港。与此同时,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新出现了一块带有显着反俄意味的“指路牌”。

      据测算,一辆美国主战坦克,沿着高速路走不到3小时就能抵达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不过,由于形势严重,这条路途现在已被封闭。

      西班牙《国家报》注意到,12套德国的“爱国者”反导体系现已布置到维尔纽斯机场。其间一些发射器直指俄罗斯飞地加里宁格勒,另一些则指向白俄罗斯和俄罗斯方向。

      此外,西班牙供给了“国家先进地对空导弹体系”,法国出动了凯撒自行榴弹炮,德国和波兰派出直升机特种部队,多个北约国家派出战斗机。美军在波兰的第82空降师和在罗马尼亚的第101空突师随时预备打开突袭举动。

      路透社称,维尔纽斯现已变成一座装备了各种先进兵器的“堡垒”。7月10日,北约峰会开幕前一天,“法德旅”还与立陶宛机械化步卒营举办了实弹演习。在路透社看来,这早已超出峰会安保的需求,北约实践上是在借机向俄罗斯“展示肌肉”。

      瑞典平和与裁定协会主席贝尔贾忧虑地表明,“在一个现已高度军事化的国际中,北约加重了严重形势和两极分化。”

      关于北约的“狼牙棒”,俄罗斯也不甘示弱。7月12日,俄国家杜马主席沃洛金宣告,俄罗斯方案把炸毁的西方军事配备,摆到对应国家的驻俄使馆邻近揭露展览。

      这不由使人想起整整80年前,也便是1943年7月12日开端的库尔斯克“坦克大会战”。其时莫斯科的高尔基公园就曾展出过德国的“虎”式坦克。而现在,网罗西方配备向抵触区域“输血”则是北约峰会的要点。

      德国许诺再向乌克兰供给价值7亿欧元的军事协助,包含2套“爱国者”防空导弹发射器、40辆“黄鼠狼”步卒战车、25辆“豹1A5”型坦克等。

      法国宣告对乌供给“斯卡尔普”巡航导弹,这是一种长途空对地导弹,最大射程可达250公里,是迄今为止西方国家援乌兵器中射程最长的。而美国则供给了超常规的“大杀器”。

      美国国防部副部长 卡尔:对乌克兰供给集束弹药。

      集束弹药,是将若干小型弹药调集在一起制成的机载炸弹或火炮炮弹,它可在空中分化,杀伤规划比一般弹药高数倍,极易对布衣形成损伤。

      美联社记者 库普:集束弹药是一种有争议的兵器,120多个国家已赞同制止运用,由于这种弹药一旦落向地上就会释放出许多子弹药,其间一些弹药不会当即引爆,在抵触完毕多年之后,仍可能将儿童、成人、农人、布衣炸死或致残。

      越南战役期间,美国曾在老挝投下约2.7亿枚集束弹药,其间有8000多万枚留传下来。

      2015年,阿迎在村子邻近看到一个金属物体,在上前查看时产生爆破。

      老挝集束弹药受害者 阿迎:在产生那次事端前,我还有两只手臂、健康的视力。

      一些弹药还被涂上艳丽的色彩,很简单招引好奇心强的小孩子。

      巴娜阳,本年只要4岁,年头的时分,一场未爆弹事端形成她的右眼永久失明。

      巴娜阳的父亲:咱们一向为女儿的一只眼睛失明感到屎币很悲伤。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2010年发布的一份陈述显现,10%到40%的集束弹药在碰击时未能爆破,而假如遭到搅扰或处理不妥,这些弹药仍可能产生爆破。

      总台记者 杨探骊:在我身旁便是一幅老挝未爆破弹的分布图,咱们能够在地图上看到,这些赤色的区域便是未爆破弹留传的方位。

      美军几十年前留下的未爆弹,已形成约5万老挝人逝世,至今排弹作业还远未完结。

      老挝国家未爆弹问题办理委员会办公厅主任 蓬通萨瓦:每个月都会产生未爆弹事端。

      不仅是老挝,在伊拉克等曾被美军侵略的国家,也有许多未爆弹散落在居民区。

      叙利亚政治剖析人士 萨利赫:其时美国在伊拉克运用集束弹药,其间许多直到今日都没有爆破,当地农人犁地和制作房子时,这些弹药就会爆破。

      正由于目击了集束弹药形成的人道主义危机,全球上百个国家签署了《集束弹药公约》,2010年8月1日起,公约正式收效。清晰制止运用、贮存、出产以及转让集束弹药,包含大部分北约国家,而美国不是缔约国。

      《华盛顿邮报》称,此次美国向乌克兰供给的主要是155毫米M864型和M483A1型榴弹,别离可装填72枚和86枚子弹药,与北约大口径火炮兼容。

      美国军事专家麦克拉里估量,美国供给的“集束炮弹”的数量“将超越10万枚”。

      据报导,2003年发起伊拉克战役时,美国曾囤积了大约300万枚集束弹药。奥巴马年代,曾要求强制退役这批弹药。现在,俄乌抵触又给美国供给了“清库存”的机遇。

      五角大楼20多年前的揭露评价称,M864榴弹的哑弹率为6%,M483A1的哑弹率更高达14%。大大超出了美国法律规则的不高于1%的出口规范。

      一名五角大楼官员称,拜登将征引《对外协助法》第614条来豁免这些约束。

      美国《陆军时报》引述“集束弹药督查”安排据显现,2021年集束弹药形成的伤亡中,97%都是布衣,其间三分之二是儿童。

      挖苦的是,一年前,时任白宫新闻秘书普萨基曾表明,运用集束弹药将犯下战役罪,而现在美国国防部副部长卡尔却说,比起运用集束弹药,让俄罗斯取胜更糟糕。

      美国的“双标”当即引来批判之声。西班牙国防大臣罗夫莱斯表明,西班牙对立在任何情况下向乌克兰供给集束弹药。英国首相苏纳克也表明,“不鼓舞运用”这种兵器。

      北约秘书长 斯托尔滕贝格:这些供给集束弹药的决议是由独自的盟友做出的。

      而“援乌去库存”的更大生意则在天上。据美国《空军杂志》报导,美国空军已决议筛选100架F-15E战斗机、57架F-15C/D战斗机以及约40架A-10攻击机。这些机型的去向引发猜测。

      2022年4月,一名乌克兰飞行员泄漏,美国曾用F-15作为“模拟机”,协助乌克兰飞行员进行战斗机操作的相关练习。

      而在美国五角大楼前剖析师、退役空军中校科维亚特科斯基看来,五角大楼把极端难卖的“集束弹药”都借机处理掉“以旧换新”,可谓“极度虚伪”。

      7月12日,维尔纽斯峰会落幕,乌克兰并没有收到入约约请。这被看作是北约持续“画大饼”的连续。

      卡内基国际平和研究院高档研究员 维特海姆:2008年在布加勒斯特举办的北约峰会上到达了这一古怪的退让,声明乌克兰和格鲁吉亚将成为北约成员国,但没有给它们详细方案或时间表。我以为,从许多方面来说,这都是北约、乌克兰以及俄罗斯之间严重联系的直接本源。

      据《乌克兰真理报》称,在本次峰会开幕前,31个北约成员国中只要23个签署了支撑乌克兰入约的宣言。

      卡内基国际平和研究院高档研究员 维特海姆:它们(北约国家)企图让乌克兰觉得间隔北约成员国的资历比任何时分都要近。但在实践过程中,其实暴露出联盟的割裂。

      6月28日,立陶宛和波兰总统拜访基辅,表明支撑乌克兰参加北约。

      但《纽约时报》注意到,援乌标语喊得震天响的美国,却直接泼了冷水。

      美国总统 拜登:我以为北约内部关于是否将乌克兰归入北约咱们庭并未到达共同。我以为现在呼吁投票还为时过早。

      卡内基国际平和研究院高档研究员 维特海姆:拜登总统十分清晰地表明,我以为他肯定便是不接收乌克兰入约这个意思。

      7月12日,并没有本质影响力的“北约-乌克兰理事会”诞生。

      德国马歇尔基金会高档剖析师 莱特:乌克兰将取得在紧迫情况下招集北约的才能,但它仅仅招集、仅仅空谈。

      这难免令人联想起2002年建立的“北约-俄罗斯理事会”,既没有遏止北约东扩,更没有把俄罗斯吸纳进北约。

      加拿大记者、律师 拉斯卡里斯:乌克兰公民正遭到美国政府嘲弄式的克扣。美国政府和西方仅仅为了削弱地缘政治对手(俄罗斯)。当这一切完毕后,就不会再关怀乌克兰会产生什么。

      “有好篱笆才有好街坊”,这是一句广为人知的西方谚语。2022年,德国前总理默克尔劝诫欧洲,俄罗斯是搬不走的街坊,有必要找到共存方法。而共存的底线便是北约不东扩。

      俄罗斯总统 普京:我坚信这(北约东扩)不会使乌克兰本身愈加安全,整体而言,这(北约东扩)将使国际变得愈加软弱,并将导致国际舞台形势愈加严重。

      就在北约峰会前,北约再次在东部侧翼进行了“近身打听”。

      7月10日,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前往拉脱维亚,表明将在三年内将北约驻拉脱维亚的多国作战营发展为“战备旅”。

      6月26日,德国防长皮斯托里乌斯在立陶宛宣告,德国已预备好在立陶宛永久驻守一支4000人规划的“强壮的旅”。

      北约秘书长 斯托尔滕贝格:根据咱们的新方案,北约的方针是30万戎行处于高度戒备状态,其间包含许多空军和水兵。

      《华尔街日报》注意到,北约峰会经过精心策划,意欲展示各成员国间的“联合和力气”,实践上却讳饰不住内部不合。“瑞典入约”则成为另一个焦点。瑞典能否顺畅拿到“通行证”,北约内部剧烈讨价还价,这与瑞典提交请求前的情况大不一样。瑞典《每日新闻报》对此感叹,“北约的虚伪让瑞典感到为难”。

      土耳其总统 埃尔多安:我将向咱们的议会提交这份(瑞典参加北约的)七点草案。

      维尔纽斯峰会开幕前一天,被西方视为“瑞典入约”最大阻止的埃尔多安总算赞同将《瑞典参加北约议定书》提交土耳其大国民议会。

      土耳其总统 埃尔多安:现在咱们有两个月的议会假日,当然,十月份之前假日不太可能完毕。

      埃尔多安称,土耳其大国民议会本周进入夏日休会,十月份假日完毕时,会堆集许多国际协议、立法提案需求评论,到时将根据重要性依序评论。

      在外界看来,“瑞典入约”问题,仍然是埃尔多安手中的一张牌。

      7月10日,埃尔多安在到会峰会前的新闻发布会上表明,“首要,让咱们为土耳其参加欧盟扫清路途,然后再为瑞典扫清路途。”

      美联社称,这是埃尔多安初次将“瑞典入约”与“土耳其入盟”挂钩。

      北约31个成员国中,除了北美的美国和加拿大以及自动“脱欧”的英国,只要6个国家对错欧盟成员,土耳其便是其间之一,用埃尔多安的话说,“土耳其现已在欧盟的门口等了50多年”。

      不过,当天欧盟委员会表明,“入约”和“入盟”是两个独立的进程,二者不能彼此相关。

      欧盟委员会发言人 斯皮南特:欧盟有一套十分结构化的扩员进程,以及一套十分清晰的过程。

      曩昔一年,土耳其一向对立瑞典参加北约,责备瑞典的反恐方针不行充沛,对库尔德装备分子供给保护,其间包含被土视为恐怖安排的库尔德工人党。

      本年1月,一名丹麦极右翼政客在土耳其驻瑞典大使馆邻近焚毁《古兰经》,遭到土方激烈斥责。随后,约200名抗议者在伊斯坦布尔的瑞典领事馆前举办聚会,焚烧了一面瑞典国旗。

      土耳其咬紧牙关不松口,瑞典的“入约”进程停滞不前。

      不过,在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前高档官员贝丝·桑纳看来,埃尔多安给瑞典甩脸色,其实是给美国看的。

      本年以来,土耳其感遭到越来越多来自西方的压力。

      伊斯坦布尔市民 德米尔巴什:我请求了去捷克的签证,但只取得逗留25天的签证。

      业内人士称,本年以来土耳其的申根拒签率到达约50%,是正在遭受西方国家制裁的俄罗斯的5倍。

      土耳其总统 埃尔多安:近期的签证问题是一种政治勒索,咱们将赶快处理。

      《华盛顿邮报》以为,维尔纽斯峰会便是埃尔多安能取得西方最大退让的机遇。

      德国马歇尔基金会高档剖析师 莱特:假如瑞典再次无法取得北约成员国资历,这的确会给维尔纽斯峰会蒙上暗影。

      F-16战斗机,美国空军20世纪80、90年代的主力机型之一,与法国“阵风”等北约战机比较性价比较高,2019年土耳其因购买俄制的S-400防空体系被踢出F-35战机方案后,就一向想收购F-16来替换老旧机型,但在美国国会遭到阻力。

      美国广播公司估测,美国在F-16问题上的退让,可能是埃尔多安转变态度的重要原因。就在埃尔多安对瑞典入约“开绿灯”第二天,F-16的买卖得到了推动。

      土耳其总统 埃尔多安:拜登和国务卿布林肯都表明,他们将就向土耳其出售F-16问题采纳后续举动。

      在外界看来,北约峰会谈判桌上的“比赛”更多来自桌子背面的利益博弈。以往美国一手遮天的局势也遭到“唱反调”国家的制衡。

      据法新社报导,北约原方案将“在日本东京开设联络处”写入会后的联合公报,但遭到法国对立终究删除了相关表述。原因很简单,由于日本不属于“北大西洋国家”。

      媒体注意到,2023年4月,美韩宣布《华盛顿宣言》,宣称要建立“北约式核商量小组”,被《朝鲜日报》解读为美国套在韩国身上的“桎梏”。日本《读卖新闻》称,美国有意促成日本也参加“北约式核商量小组”。一个美国主导下的“亚太版北约”呼之欲出。

      澳大利亚前总理基廷宣布声明称,北约要向亚洲出口充满了歹意的毒药,就好像让亚洲迎候瘟疫。还称身为挪威人的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更像是“美国的奸细”。

      日本山口大学名誉教授 纐缬厚:从日本现在想成为“准北约国家”的倾向来看,这是想把俄乌抵触的烽火引到亚洲区域,这是一个美国潜在的诡计。

      对此,法国总统马克龙着重,北约不该将其势力规划扩大到北大西洋区域以外,不然“将犯下一个大过错”。

      我国常驻联合国代表 张军:北约宣称是区域性安排,却打破本身公约规则的地舆规划,插手全球、东进亚太,给区域甚至全球安全带来更多负面影响和损坏要素。很多事实证明,北约才是真实的费事制作者。

      一方面,经过“贩卖安全焦虑”抓取利益,另一方面,又为本身的扩张“跑马圈地”。这或许正是本轮峰会的方针之一。具有挖苦含义的是,堵到他人家门口责备遭受“外部要挟”的,正是北约这个全球最大的军事集团自己。

      挪威东南大学教授格伦·迪森从前总结了北约的惯用词:所谓“人道主义干涉”是指侵略,所谓“促进民主”是指推翻政权,所谓“飞行自在”是指炮舰外交。由此可见,精心包装的“牌桌”背面,是保护霸权的战役机器。正如西班牙《起义报》所指出的:北约永不满意的方针,是国际上许多抵触的本源和癌细胞。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

    32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