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11-27 10:58:36
  • 阅读(12353)
  • 评论(12)
  •   【环球时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青木】“德国经济局势正变得暗淡”,“研讨机构估计2023年德国全年国内出产总值(GDP)将萎缩0.6%”。虽然世界货币基金安排(IMF)的猜测陈述称,德国本年将逾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但出口疲软、物价上涨、动力缺少等实际问题,仍是让世界舆论有关“德国是否又成为欧洲病夫”的热议从本年年初持续到年尾。11月20日,德国财政部宣告冻住联邦预算后,《图片报》等德媒描述这是“一个真实的国家危机”。人们不由要问:德国经济为什么阑珊?为何这样一个大国20多年内两次被贴上“欧洲病夫”的标签?德国处理“国家危机”的出路又在哪里?

      “红绿灯联盟”执政两年,民众有些懊丧

      德国联邦统计局上周末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现,该国第三季度GDP比第二季度下降0.1%,同比上一年则下降0.8%。德国《商报》等剖析以为这一痕迹可能是欧洲最大经济体堕入阑珊的先兆,除了全球经济疲软之外,原因还包含德国高通胀导致私家消费开支下降等。

      “欧元区:患者不再是意大利人!”彭博社在报导意大利总理梅洛尼22日拜访柏林时这样写道,“她能够俯首面对德国总理朔尔茨,因为意大利经济舍弃比德国更好一些”,德国经济近一年来堕入阑珊,现在又有必要面对预算危机。“意大利已厌恶了德国关于健全公共财政重要性的说教。”报导征引米兰博科尼大学专家卡洛·马菲的话说,“德国人也会犯错误”。

      “德国再次成为‘欧洲病夫’?”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本年8月一期的封面配着一张图,图中有一个正在输液的红绿灯小人——暗指德国执政的“红绿灯联盟”。虽然标题用了问号,但仍是刺痛了德国人的神经——上世纪90年代末这家媒体就曾以“欧洲病夫”报导过德国。朔尔茨在承受德国媒体采访时供认国家经济正在走弱,但着重德国还不至于像“盎格鲁-撒克逊媒体”(即《经济学人》)说的那样。德国央行行长也标明:“德国不是‘欧洲病夫’,我以为这是一个很简单被许多人误解的说法。咱们应愈加自傲。”德国本届联邦政府由社民党、绿党和自民党于2021年12月8日组成。《南德意志报》评论说,“红绿灯联盟”执政已两年,但德国仍旧面对技能工人缺少、动力价格上涨创纪录、数字化落后等窘境,因而才被人贴了标签。

      经济协作与开展安排(OECD)9月发布的《经济舍弃展望》陈述显现,德国可能是本年仅有堕入经济阑珊的首要兴旺经济体。瑞士“Watson”新闻网24日刊文说,在经济上,法国也曾被指将沦为“欧洲病夫”,但现在该国正从马克龙总统的革新中获益,而德国仍处于动乱之中。德国商界人士对功用失调的“红绿灯政府”感到懊丧,他们有些敬佩法国政府“促进经济开展,招引商界首领,活跃推进法国成为立异和出资之地”。德国《每日镜报》13日以《德国成“欧洲病夫”:中小企业越来越忧虑竞争力》为题报导称,一项查询显现,逾越1/3的德国中小型企业正在考虑重组公司,它们正面对动力和原材料本钱添加以及全体经济疲软的窘境。 

      谈到20多年内两次被贴上“欧洲病夫”标签,一些德国学者以为第一次有特定的客观要素:1990年10月两德一致后,需求一段时间消化东德出产力相对低下带来的经济冲击。即使如此,具有6000万居民的西德仍是成功地将其“大方的社会保证体系”扩大到1600万东德人,一起重建了东德寒酸的基础设施。因而,德国民众以为“德国今日的状况与1999年时不可比”。现在民众的心情相对更绝望一些。民意研讨机构Forsa10月发布的一项查询显现,71%的受访者估计德国的日子水平将持续恶化,62%的人挑选“最首要的原因是德国面对经济危机”。

      家住汉诺威的迪克对现状很是忧虑。迪克配偶一个是汽车公司的工程师,一个是教师。他们告知记者,一家人税前月收入6000欧元左右,这在德国算是中产家庭。但减去各种税收,月入还不到4000欧元。夫妻俩对现在的动力方针和物价上涨最为不满:“现在不只物价高,房租每月也涨到1500欧元,还有水电费、交通费、孩子教育开支等固定费用每月加起来要1200欧元。再除掉食物开支和应付所需,每月所剩无几。”

      当年那次困难时期,德国人曾被邦邻“轻视”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21年前以留学生身份来到德国,在尔后的作业和日子中,能够说两度赶上德国被称为“欧洲病夫”。实际上,第一个将德国称为“欧洲病夫”的是德国本乡经济学家沃尔克·施米丁。施米丁1998年在一项研讨中初次提出这个说法,该研讨触及德国因一致、死板的劳动力商场和高额社会保证缴款而堕入的深度危机。其时的布景是德国经济增速自1995年以来比其他欧盟国家均匀每年低1个百分点,一起新式商场带来的冲击导致德国出口业的需求下降。

      记者还记得,2002年刚到法兰克福时遇到的第一个出租车司机,戴着深度近视眼镜。闲谈中他说自己原来是个产品设计师,因为企业濒临破产一度赋闲,并标明“与一二十年前比较,现在靠当出租车司机养家糊口也不简单”。其时,德国赋闲率高达12%左右。许多德国人到瑞士、丹麦等国营生时还遭受“轻视”。瑞士的一项查询显现,其时瑞士人对德国人的恶感度最大,以为具有超卓专业知识的德国人抢走了他们的饭碗。在柏林街头,记者看到过车企职工反对裁人和削减福利方针的示威活动。

      在这种状况下,许多留学生和世界学者其时对舍弃颇感绝望,他们本来对这个“诗人和哲学家的国度”、这个因“德国制作”而出名的国家抱有很高的期望。因为经济窘境,德国一些本来免膏火的州开端对学生收取每年数千欧元的费用,这让记者身边的一些人转到其他国家或中止学业回国。

      2003年,时任总理施罗德领导的联邦政府提出“2010议程”,决计进行全面革新,以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应战,增强德企世界竞争力,促进经济复苏和作业增加。“2010议程”被以为是德国在二战后施行的最困难的社会革新,其间最具争议的“哈尔茨4”赋闲救助方案于2005年1月正式收效。德国期望以此仿效英国等国,削减福利补贴,协助赋闲者赶快作业,减轻国家开支。不过,要改动德国的窘境不是一两年就能见效的。因为施罗德地点的社民党2005年在重要的当地推举中落败,他只得提早进行新的联邦大选。

      “革新盈利”和“东方方针”发明了“16年奇观”

      2005年11月,默克尔接手上一任施罗德没有拾掇好的烂摊子。默克尔不仅仅德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理,她还在2009年和2013年的大选中成功连任。“德国之声”本年7月底刊发的文章称,在《经济学人》初次以“欧洲病夫”报导德国14年后,德国局势正式好转,来自柏林和伦敦的经济学家又写了一篇文章,标题是《从“欧洲病夫”到“经济巨星”》。不少媒体标明,默克尔发明的经济奇观,也有上一任施罗德的劳绩。

      “默克尔除持续施行‘2010议程’、推进新的革新外,还很有远见地开端施行转向东方。”柏林我国问题学者奥勒·维海尔姆告知《环球时报》特约记者,相关方针带来的“革新盈利”让德国应对了金融危机、欧元危机,协助德国摘掉了“欧洲病夫”的标签。

      在维海尔姆看来,引进东欧劳工是默克尔政府成功的“东方方针”之一。《法兰克福报告》曾在议论“作业热潮招引东欧人来到德国”论题时总结说:“假如没有波兰人和罗马尼亚人,咱们就会遇到问题。”在德国的快递员部队中,许多人来自东欧国家。一位来自波兰的快递员告知《环球时报》特约记者,他在德国做快递员已逾越14年,这个活太辛苦,德国人不愿意干。莱布尼茨欧洲经济研讨中心(ZEW)的研讨标明,2020年约有130万来自东欧国家的技能工人在德国作业。

      让维海尔姆形象最深的是,默克尔任期内注重与我国的严密联系,德国经济也在这期间发明了一个“16年奇观”。在他看来,默克尔16年任期内12次访华,成为西方国家领导人中访华次数最多的一个,“这种频频访华有利于德中加强协作,走向双赢”。德国联邦统计局的数据显现,在默克尔任期内及卸职后一年,德中双方交易总额从2005年的611.71亿欧元增加到2022年的近3000亿欧元。我国接连7年成为德国最重要的交易同伴。这让记者想到德国西部的杜塞尔多夫,刚来德国时当地朋友说那里是“日本城”,因为战后日本企业与当地的工业区和技能企业协作非常严密。现在,我国企业在杜塞尔多夫的影响力已远远逾越日本企业。多家我国手机企业和其他科技企业在此建立驻欧洲或德国的总部,每天运转的中欧班列也让“我国城”的说法多了起来。

      “有了俄罗斯的动力,出产‘德国制作’才有了保证。”近来,一名德国大企业的高管和《环球时报》特约记者聊到施罗德和默克尔年代经过北溪天然气管道与俄罗斯进行的动力协作时非常慨叹。《明镜》周刊等媒体在回忆2001年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德国联邦议院用德语讲演、德国车企加大对俄出资等“往事”时说,德国人曾有“俄罗斯情结”,不管是施罗德仍是默克尔,都非常注重与俄罗斯的联系。

      处理当时经济“三个圈”的问题离不开我国

      谈到动力方针,一家德国大企业的高管标明:德国政府不管动力缺少的实际,封闭核电站,在从俄罗斯进口动力受到约束的状况下,只好以高本钱购买美国的液化气和法国的核电。这些做法让企业不安全感大增。

      还有德国学者对德国的经济模式提出质疑,以为几十年来推进德国经济的“三个圈”现在都出了问题。比方作为“外圈”的交易出口。在快速全球化年代,出口提振了德国经济。但近年来因为美国等国的保护主义日益昂首,德国不能再依靠其他国家的进口来影响经济。再如中心圈“制作业”。关于几十年来获益于强壮工业的德国来说,现在正面对动力价格提高和数字技能开展落后的窘境。最终是作为“中心圈”的汽车工业。因为电动汽车范畴的战略缓慢,导致德国汽车产业在世界商场受到冲击。

      现在,德国将国家预算的44.1%用于社会保证,还要应对接连不断的移民。与此一起,德国在立异、教育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入落后许多其他国家。记者在德国多地采访时遇到“网络盲区”,原来是这些区域没有出资网络设施。

      许多德国人以为,本国经济所患之“病”只需对症下药,是能够治疗的。本年8月,德国《商务内情》网站刊文称,施米丁标明:虽然德国的竞争力排名有所回落,但有上升潜力;德国强壮的中小企业不少仍是全球隐形冠军,一般由宗族运营的公司会不断寻觅和调整处理方案,找到新的高度专门化的“利基商场”;德国仍是欧洲一个高作业率国家,仅仅缺少技能工人;国家有资金进行更多出资;政府革新志愿强壮。因而,德国仍能再次成为赢家。他以为,今日再给德国贴“欧洲病夫”的标签有些过头了。

      德国政府也看到问题的地点,方案经过“增加时机法案”等办法来减轻企业的担负。如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许诺,经过下降电价和800亿欧元的严重出资来完成增加。不过,这些办法现在尚无显着收效。

      “德国若想从头发明经济奇观,并带动欧洲开展,或许需求拟定一个‘2030议程’。一起,德国仅靠内部矩阵号管理商场很不实际,更需求与我国等新式商场国家加强协作。”维海尔姆告知《环球时报》特约记者,德国政府本年7月发布首份“我国战略”,声称要削减对我国的依靠,实际上导致德国经济开展少了一大优势。他以为,德国现在比过去更需求我国的新技能和大商场。

      据调查,德国政府好像已意识到问题的症结地点,比方不再像原先那么强硬约束中德双向出资。许多德国企业更是注重我国要素起到的重要作用,认识到无论是德国与我国仍是欧洲与我国,“脱钩断链”都是不可能的。德国若想处理当时“三个圈”面对的各种问题,离不开与我国的协作。正如德国《年代周报》近来报导说,虽然存在种种政治争辩,但德企愿持续加大对华出资。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QQ:110-242-789

    9  收藏
    站群助手 - 一个可以自动更新的站群 - KK免更新建站系统

    远端数据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