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11-21 05:06:12
  • 阅读(1942)
  • 评论(9)
  •   前不久,有位兄弟使用假日回了一趟老家。阔别多年,亲朋相见甚欢,自动陪着他逛县城。县城的改变的确很大,马路宽了,高楼多了,商业空气也更浓了。但是,路旁边一座新建的奢华大楼里却空空荡荡,与眼前的热烈景象方枘圆凿。

      一问才知道,正本这是几年前县政府花巨资建的新办公楼,标准层次在县城出类拔萃。没想到,大楼盖好后,县里对照检查有关规定发现,新楼内单位面积超支!这下,正本的入驻方案只能停滞。现在,新大楼空在那里已近两年,引得本地大众议论纷纷:财务正本就不殷实,花那么多钱搞政绩工程,盖好了又弃之不必,这不是糟蹋吗?

      从全国来看,这么的状况恐怕不是个案。到各地的县市走一走,就会看到一些当地水蜜桃广场越修越大,楼堂馆所越盖越奢华,“行政新区”拔地而起……钱花了那么多,民生却没见多大改进。而在这些“政绩”的背面,是政府债款迅速上升,危险危险不断积累。乃至个别地区政府债款率超越100%,突破了安全“警戒线”。

      更令人不安的是,一些当地的主官们,在主政期内靠过度举债搞出资建造,不光没有被追责,反而因“政绩”杰出得到升官。这么的“导向效果”,也让一些底层领导更浮躁,不愿意踏踏实实干事,而是一门心思“搞政绩”、走捷径。所以,当地融资途径四面开花,当地政府“借道”举债,不少债款资金利息高、期限短,用于周期较长的基础设施建造,构成资金错配,当地政府偿债压力猛增。

      之所以甘愿负债累累也要寻求政绩“泡沫”,与财税体系有必定联系。前些年,当地政府财权少,要做的事却不少,本身出资激动也很激烈。财权和事权不相匹配,又想大干快上,使得举债规划超越本身承受能力,构成过度举债。恰是看到了这些“危险预兆”,近两年国家加大了对当地政府债款办理力度,发行当地政府债券设置了“天花板”,不允许超限额发债。一起,整理整理当地融资途径,勒紧债款危险的“缰绳”,成效正在闪现。

      借债“搞政绩”,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对当地政府违规举债问责不力,构成此类景象屡禁不止。在开展激动和政绩激动的威胁下,这些年依然有一些当地违法违规举债。审计署对有些当地政府债款审计发现,到2015年末,浙江、四川、山东和河南等4个省经过违规担保、集资或许诺还款等方法,举债余额为153.5亿元。因而,加强监管,把债款疑问归入查核,也是促进当地力所能及、适度举债的要害一环。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当地政府性债款危险应急处置预案》,明确提出政府及其部分在核算以外违法违规举借债款,金融机构违法违规向当地政府供给融资,请求当地政府违法违规供给担保等,都要追究问责。《预案》还请求,省级政府应当将当地政府性债款危险处置归入政绩查核规模,归于在本届任期内举借债款构成危险事情的,在停止应急办法之前,政府首要领导同志不得重用或选拔;归于现已离任的政府领导职责的,应当依纪依法追究其职责。

      这些明确规定,补上了准则短板,当地政府再违规举债就要好好衡量衡量。特别是有些当地不负职责地举债“搞政绩”,然后拍拍屁股走人的做法,再也行不通了!好准则还要执行好,才干发生震撼效果。关于当地债款,既要开好“前门”,满意当地政府合理融资需要,支撑当地稳增加、补短板,一起还要把好“后门”,坚决堵住各种不标准途径,加大对各种违法违规举债做法的问责力度。唯此,才干倒逼当地政府真实担起职责,标准举债、及时还账,守牢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危险的底线。(百合)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QQ:110-242-789

    35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