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K免更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中心的党中央建立京津冀协同开展、长江经济带开展、粤港澳大湾区建造、长三角一体化开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开展等严重战略,推进区域和谐开展获得一系列前史性效果,我国区域和谐开展出现敞开协作程度加深、工业转型晋级加速、功率与公正偏重的新特征。深化推进区域和谐开展,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征社会主义思维为辅导,切实增强区域内生开展动力,刻画要素有序自在活动、主体功用束缚有用、根本公共服务相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和谐开展新格式。
区域差异大、开展不平衡是我国的根本国情。推进区域和谐开展,是建造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经济高质量开展的重要任务。改革敞开以来,经过长时间不懈尽力,我国区域开展出现一系列重要改变、获得一系列重要效果,促进了各区域经济遍及开展,缩小了区域间开展距离。整理总结这些改变和效果、特征和阅历,有利于深化对区域和谐开展战略的知道,推进新时代区域和谐开展获得新的更大效果。
区域和谐开展成效显着
新中国建立之初,咱们党就提出优先开展内地、平衡布局出产力的思维。改革敞开后,东部滨海区域经过建立经济特区、敞开滨海城市,招引国外资金和技能,加速对外敞开脚步,推进我国归纳实力在较短时间内得到较快进步。上世纪末,西部大开发、复兴东北区域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区域兴起等战略,与之前的东部首先开展战略一同构成我国的四大板块区域开展全体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中心的党中央建立京津冀协同开展、长江经济带开展、粤港澳大湾区建造、长三角一体化开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开展等严重战略,推进区域和谐开展获得一系列前史性效果。
经济总量大幅进步。1978年以来,区域经济全体坚持较快增加。1978—2017年,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区域出产总值人民医学网年均增加别离到达11.4%、10.4%、10.4%和9.0%,出现东部区域领跑、各区域快速开展的杰出态势。在经济快速增加的推进下,东部区域出产总值2005年初次打破10万亿元,2016年打破40万亿元;中部和西部区域出产总值均于2011年超越10万亿元,并于2016年超越15万亿元;东北区域出产总值2012年初次超越5万亿元。与改革敞开之初比较,按不变价格核算,2017年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区域经济总量别离增加了66.9倍、46.0倍、46.6倍、28.2倍。
开展距离不断缩小。我国区域开展距离阅历了一个由扩大到缩小的进程。改革敞开之初,东部区域身先士卒,在经济开展上坚持领先位置。2000年今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区域开展距离不断缩小。从经济增加速度看,西部区域2007年初次超越东部区域;2008—2011年,中西部区域和东北区域经济增速全体加速。从区域出产总值看,中西部区域出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趋于安稳,区域经济出现多头并进的开展格式;反映各区域人均区域出产总值全体相对差异水平的变异系数,由2003年的0.44下降到2017年的0.318。党的十八大以来,按不变价格核算,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区域人均区域出产总值年均增速别离为7.2%、8.2%、8.5%和6.1%,中西部区域的开展速度领先于东部区域。从乡镇化率看,各区域乡镇化水平更趋平衡。
和谐性日益增强。各区域充沛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加强薄弱环节,出现增加较快、结构优化、和谐性增强的杰出态势。东部区域成为推进我国经济继续增加的中心区和增加极,特别是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都市经济圈成为引领我国区域经济开展的三大引擎。中部区域经济实力显着增强,工业拉动效果显着,近年来现代配备和高技能工业进入快速开展期,自主立异才能和工业技能水平不断进步,打造了一批具有竞赛力的工业和产品。西部区域经济坚持平稳较快开展,近年来根底设施和生态环境建造获得严重进展,脱贫攻坚获得显着成效,有用助力西部区域开展。东北区域加速开展脚步,加大体系机制立异,不断完善根底设施,重要商品粮出产基地、重要林业基地、动力原材料基地、机械工业和医药工业基地的功用和位置不断进步。
新时代区域和谐开展出现新特征
经过长时间尽力,中国特征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开展新的前史方位。在外部环境、根底条件、开展动力等发作深化改变的大布景下,新时代区域和谐开展出现一些新特征。精确知道和掌握这些新特征,有助于进一步推进区域和谐开展向更高层次和境地跨进。
敞开协作程度加深。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以"一带一路"建造为要点,推进滨海、内陆、沿边区域协同敞开。东部区域在对外敞开中继续走在前列,自在贸易试验区首先挂牌运转,建立雄安新区,发动粤港澳大湾区建造,长三角一体化开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中西部区域充沛发挥区位优势,不断开释开展潜力,特别是加速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协作协议。东北区域充沛利用其东北亚中心地带优势,加强对外经贸来往,辽宁滨海经济带、长吉图开发敞开先导区、黑龙江沿边经济带敞开脚步加速,大连金普新区、哈尔滨新区、长春新区、中德(沈阳)高端配备园、珲春国际协作示范区等要点开发敞开渠道正在加速建造。
工业转型晋级加速。我国工业布局在空间上存在差异。党的十八大以来,西部、东北、中部、东部四大板块协作联动日益增强。东部区域跟着我国经济开展阶段改变腾笼换鸟,在结构调整、转型晋级等方面发挥引领效果,现代服务业、先进制作业、高新技能工业等成为经济开展的亮点。中西部区域充沛发挥资源优势与区位优势,逐步调整区域间工业布局,加速工业全体转型晋级。现代配备制作及高技能工业基位置置逐步构成,新一代信息技能、新动力轿车、先进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要点新兴工业开展壮大;一些大型电子信息企业在中部区域完结工业布局,一些省市尽力抢占新经济新动能培养构建的制高点。东北区域要点企业进行大规模技能改造,配备水平显着进步,严重技能配备自主化效果显着,传统优势工业竞赛力不断增强。大型水轮机组、大型风电机组、大型核电机组、高速动车组、高级数控机床等在东北完成国产化,其间高级数控机床产值占全国的1/3。
功率与公正偏重。在区域和谐开展中,充沛发挥商场在资源装备中的决定性效果,更好发挥政府效果,经过营建宽松快捷的准入环境、公正有序的竞赛环境,完成资源要素有序自在活动与相等交流,激起商场主体的活跃性与开展生机,进步空间要素装备功率。一起,针对一些区域特别是西部区域生态环境软弱、开展条件晦气的客观实践,以习近平同志为中心的党中央一直高度重视老少边穷区域开展,大力施行精准扶贫,增强欠发达区域的自我开展才能,让开展效果更多更公正惠及全体人民。以根底设施建造和生态环境保护为打破口,建成一大批要点工程,增强西部区域可继续开展才能;施行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水土流失归纳治理等严重生态工程,坚决守住生态红线,改进欠发达区域的出产生活条件,培养当地优势工业和特征经济。
推进区域和谐开展获得新效果
新时代施行区域和谐开展战略,深化推进区域和谐开展,是贯彻落实新开展理念的必定要求,是完成高质量开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是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改变处理开展不平衡不充沛问题的重要行动。咱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征社会主义思维为辅导,切实增强区域内生开展动力,刻画要素有序自在活动、主体功用束缚有用、根本公共服务相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和谐开展新格式。
促进国家严重区域战略深度交融。以区域空间资源的合理保护和有用利用为中心,从资源保护、要素统筹、结构优化、功率进步等方面下手,将不同类型、不同功用的区域归入国家层面统筹规划、全体布置,优化出产要素的空间装备和活动,构成区域互动、城乡联动、陆海统筹的开展格式。具体来说,以京津冀协同开展、长江经济带开展、粤港澳大湾区建造、长三角一体化开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开展等严重战略为引领,以西部、东北、中部、东部四大板块为根底,促进区域间彼此融通补偿,建造构成以滨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开掘各区域比较优势,清晰开展定位,构成合理的专业分工格式和经济开展圈层,以工业开展进步区域的内生开展动力,夯实区域和谐开展的根底。发挥人才的创造力和能动性,经过人才的跨区域活动,构成均衡和谐的工业、人口、资源空间布局。
以区域开展带动扶贫开发。完成好、保护好、开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起点和落脚点。深化推进区域和谐开展,要完善托底性社会保证方针,打好脱贫攻坚战,以区域开展带动扶贫开发,以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开展。加强公路、铁路、航空、通讯、电网、物流等根底设施网络建造,加速改进革新老区、民族区域、边疆区域、贫穷区域的出产生活条件,保证贫穷大众在教育工作、医疗卫生等方面的需求;建立健全欠发达区域的自我造血机制,激起区域开展潜力,进步贫穷人口的自我开展才能,夯实贫穷人口安稳脱贫根底,继续稳固脱贫效果。
进步新式乡镇化质量。新式乡镇化是推进我国经济开展与人口分布愈加均衡的有力抓手,也是区域和谐开展的重要动力。深化推进区域和谐开展,要进步新式乡镇化质量,环绕处理开展不平衡不充沛问题,推进区域优势互补、城乡交融开展。应加速推进城乡根本公共服务相等化,构建以城市群为主体的大中小城市和小乡镇和谐开展的乡镇格式,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效果和中小城市的招引集聚效果,着力处理城乡要素活动不顺利、公共资源装备不合理等杰出问题,大力消除影响城乡交融开展的体系机制妨碍,深化推进农业搬运人口市民化,引导工业、人才等资源要素在城乡之间自在有序活动。
完善促进区域和谐开展的保证机制。充沛发挥商场在资源装备中的决定性效果,更好发挥政府效果,尽力创造各类企业相等竞赛、健康开展的商场环境,活跃推进民营经济开展。政府应在商场保护、商场引导、商场培养等方面更好发挥效果,下降准则性交易本钱,补偿商场失灵,充沛激起商场主体和社会主体开展与立异的生机。统筹各级各类开展规划,推进国家战略规划、跨区域战略规划、区域性战略规划联接有序、协作有用,完善区域和谐开展新机制,加强区域间的协作与联动,构成区域开展合力和新动力。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中国西部开展研究院、浙江大学区域和谐开展研究中心)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