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10-25 10:05:05
  • 阅读(8881)
  • 评论(4)
  • 新华每日电讯评论员张典标

    近来,不少南京市民发现,一批簇新的同享单车投入运用没多久,就被贴满了小广告。这些小广告像"牛皮癣"相同,哪里有空粘哪里,有的乃至盖了好几层,遮住了车身上的二维码和太阳能电池板,让同享单车完全"瘫痪"。

    同享单车得"牛皮癣",不是南京独有的现象,全国各地的同享单车都深受其害。为什么小广告简单粘上同享单车?原因清楚明了,同享单车投进的区域多是人流量大的中心地段。每辆同享单车无异于一个活动的"广告牌"。这种投进方法"无本万利",零投入高收益。"搭车"的小广告大多是"驾照收分""网络借款""房子租借""信誉套现",瞄准的正是骑同享单车的人群。

    同享单车成为小广告重灾区,问题由来已久。为管理同享单车身上的"牛皮癣",相关部分想了各种招数,包含推出小广告告发专线、树立违法小广告信息库、核实后对骚扰电话停机等。

    但是一年年过去了,同享单车身上的"牛皮癣"好像有增无减。

    与同享单车"同病相怜"的还有电线杆,街头巷尾的电线杆上也常常见到租借房子、医治生殖类疾病的小广告。电线杆上的小广告,应当由当地环卫部分担任整理,但同享单车上的"牛皮癣",影响同享单车的外观和运用,归于侵权行为,同享单车企业有权要求广告发布者恢复原状、修补补偿。

    上一年8月,在全国首起同享单车小广告案子中,摩拜单车向私自粘贴车身小广告的侵权方索赔100万元,终究经法院调停,获赔10万元。但是,这种同享单车企业拿起法律武器保护本身合法权益的事例,还并不多见。绝大多数的小广告粘贴者并没有为违法行为支付应有的价值。一旦被同享单车保护人员"抓住",顶多是批判教育完事。违法本钱太低,也让小广告发布者无所顾忌,持续给同享单车贴"牛皮癣"。

    最近有人主张,为单车刷上一层特别原料的油漆,让小广告贴不上去,然后完全根绝。但是,假设小广告粘贴者带上小刀,刮下一小块油漆不就行了吗?

    其实,小广告上都贴着电话号、二维码,想要追溯到小广告的制作窝点猎头公司并不难。源头管理不只能靠封号停机完事,仍是得从进步粘贴小广告的违法本钱上下功夫。治乱象可用重典,比方把小广告的发布者罚到"肉疼"、长记忆,让粘贴小广告成为因小失大的赔钱生意。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

    28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