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10-28 18:30:05
  • 阅读(10728)
  • 评论(6)
  • 中新网北京10月28日电 (记者 马海燕)由瑞士拍摄基金会和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协作举行的"瓦尔特·博萨德与罗伯特·卡帕在我国"拍摄展28日在北京开幕。两位外国拍摄师镜头下的老照片,让80多年前的我国相貌呈现在人们面前。

    本次展览初次一起展出瓦尔特·博萨德和罗伯特·卡帕两位出色拍摄师的著作,以及宝贵的文献和印象材料共170余件展品,包含瓦尔特·博萨德著作109件,罗伯特·卡帕著作33件,文献及印象30余件。

    展览共分六个单元,分别是:第一次国民大会和日本占据满洲(1931年)、西北探险(1933-1936年)、抗日战役迸发(1937-1945年)、乡村发动(1938年)、延安之行(1938年)、罗伯特·卡帕和瓦尔特·博萨德——来自汉口的平行报导(1938年),全面展示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我国南京、北京、上海、东北三省、重庆、青海、山东、内蒙、武汉、延安、徐州等地的面貌。

    瓦尔特·博萨德和罗伯特·卡帕曾是老友,也是竞争对手,不谋而合地报导相似的业绩、洞悉相同的战役画面,他们都企图成为战役中的第三只眼睛。博萨德作为中立国的记者,在严酷的战时状态下自在络绎于几个敌对的阵营之中;卡帕依托勇气和机敏挨近抵触的前沿。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副馆长苏丹表明,这些印象著作复原了我国20世纪30年代所阅历的沉痛前史盒子科技,它们诞生的前史背景应该被置于国际新闻和拍摄报导鼓起的大环境下进行解读。例如1938年的"武汉会战"期间,许多外国记者、外交官和知识分子集合在汉口(瓦尔特·博萨德和罗伯特·卡帕也在其间),见证了日军长时间轰炸下行将沦亡的城市。在那个年代,恐怕很难再找到像他们相同如此全面展示1931-1938年我国面貌的拍摄师。

    展览将继续至2020年5月3日,这也是继"世相与映像——洛文希尔拍摄保藏中的19世纪我国"之后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举行的第二个专题拍摄展。(完)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

    5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