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K免更新
中新社南京10月31日电 题:"安心且摄生":江苏双城当选"全球构思城市网络"
作者 杨颜慈 申冉 崔佳明
在10月31日"国际城市日"到来之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同意66座城市参加"全球构思城市网络",其间我国江苏的南京和扬州别离当选"文学之都"和"美食之都"。
图为游人泛舟赏识瘦西湖美景。 孟德龙 摄
"两层惊喜"缘何纷繁花落江苏,一时间引起网络热议。在南京大学前史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胡阿祥教授看来,这与江南独具匠心的千年文脉严密相关。
"江南代表了一种日子特质,是人与自然合一的很好表现。"胡阿祥以为,千年来,江苏孕育出"安心且摄生"的日子方式,在江南尤为杰出地表现在文学与美食上。
就文学而言,南京"文学之都"申办工作小组参谋、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师陆远以为,作为我国闻名的六朝古都、十朝都会,连绵近两千年的文学头绪,让南京自古就具有了海量的著作和文学我们"粉丝"。
自古至今,江南的文人聚客文事数之不尽。六朝古都余韵不散,近代也留下很多文人逸闻。《红楼梦》《本草纲目》《永乐大典》《儒林外史》等中华传世之作都与南京密不可分,近现代以来,鲁迅、朱自清、张爱玲等文坛大师也都与南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络。
"昂首是南唐李煜诵读过的春花秋月,垂头是《儒林外史》里夫子庙科举场的白墙黑瓦,身边是朱自清游过的秦淮河,登上城楼能够看到李白笔下的凤凰台,穿过冷巷便是刘禹锡叹过的乌衣巷……这种文学和当下日子的交互体会,是很可贵的,能够给普通人一种文学的现实感。"陆远以为,这也应该是感动评选组委会的重要一点,这座朱自清笔下的"古玩铺子",古往今来,都活泼在人们的日子中。
近观江南文脉,如果说文学勾勒出前史更迭的年月头绪,那么江南美食则填满着历经千年的人间烟火气。
穿越2500年风雨的扬州城,以美食为媒,文明传承、共融共生的故事连绵至今。胡阿祥以为,扬州美食的昌盛与扬州城的茂盛不可分割。作为长江和大运河的联通纽带,扬州一度成为我国食盐集散中心,富甲一方的盐商们无论是从厨师、食材、仍是口味都极尽挑剔、彼此攀比,造就了淮扬菜甜咸适中、南北皆宜的风味,也让扬州的美食独具包容性和精美性。
统计数据显现,扬州培养餐饮及食物加工制造企业2万多家,2018年工业收入达65亿美元,直接带动工作24.5万人,具有富春茶点制造技艺等52项饮食类非物质文明遗产项目、一批具有百年前史的餐饮类中华老字号和61名我国烹饪大师。
近年来,"舌尖"上的扬州带着"淮扬滋味"加快走向国际。2013年,扬州开端酝酿申报"美食之都"。通过几年的尽力,申报成功落地的音讯,让国家特二级厨师、淮扬菜大师刘玉年激动不已。
刘玉年曾先后在我国驻日本、法国、韩国等多个大使馆为大使、来宾们掌勺。在他看来,"美食之都"的荣誉能够让江南美食加快走向国际,更好地宏扬和发展我国美食文明,传承我国滋味,展现饮食之美。
据了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构思城市网络"评选项目于2004年推出,评选范畴有七大主题,包含文学、电影、音乐、民间手工艺、规划、媒体艺术和美食等。现在,该项目已具有246个成员,这些城市许诺将构思和文明工业置于发展战略的中心。(完)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