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11-27 18:00:07
  • 阅读(1848)
  • 评论(8)
  • 中新社北京11月27日电 题:青海非遗传承人露脸 我国外交部:艺术之美归于全国际

    在我国外交部蓝厅,非物质文明遗产藏绣传承人拉毛叶忠端坐在绣架前,针线在她手中上下络绎,她死后的墙面上悬挂着一幅长12米、宽3米的《千里和缘》藏绣著作。

    11月26日,外交部举行青海全球推介活动,图为青海工艺大师向嘉宾展现唐卡制造。中新社记者 胡友军 摄

    本年34岁的拉毛叶忠出世在有"我国藏绣生产基地"和"藏绣之乡"美誉的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当地的藏族妇女简直人人都会藏绣,"藏绣技艺都是以家族式传承为主,传统藏绣著作首要是以藏绣唐卡等宗教用品和制造藏族妇女服饰等民族服装服饰用品为主。"

    在现代化机器大生产年代,像藏绣这样的传统手工艺越来越少。2006年拉毛叶忠和父亲一同带领村子里的绣娘们做藏绣,"我就想让村子里更多的人加入到绣制藏绣的部队中来,让更多的人知道藏绣,喜爱藏绣。"现在,贵南县的藏绣著作现已远销到美国、尼泊尔、印度等国家。

    在日前举行的外交部青海全球推介活动上,有来自青海省的9位非物质文明遗产传承人,现场展现唐卡、泥塑、藏毯等非遗著作的制造。

    我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明遗产项目热贡艺术代表性传承人娘本多年来一向致力于承继和发扬唐卡艺术,"成年后我走出青海,去过四川、西藏、甘肃等地的寺庙,跟着那里的教师学艺、作画,在这个过程中我也不断寻觅唐卡的展开途径。后来我回到家园,成立了热贡画院,专门培育热贡唐卡画师,承继和发扬唐卡艺术的非物质文明遗产。"

    二十多年来,娘本除了在国内举行过展览外,也在法国、比利时、瑞士等二十多个国家展出唐卡著作,唐卡以其共同精深的艺术造就和深沉渊博的文明内在,遭到国内外艺术品展及学界的认同及赞誉。

    2016年,娘本在北京开设了工作室,"在这里我有更多的时机向海外推介唐卡艺术著作,让唐卡艺术发扬光大,走出国门、走向国际。让更多的人经过唐卡艺术了解藏族的前史文明,感触我国多民族的魅力。民族的便是国际的,民族之美归于全国际。"

    "经过展开我国传统工艺复兴方案、非物质文明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泰国试管婴儿训练方案等,青海省的许多非物质文明遗产走进了现代人的日子,满意当下人的需求。这次参与外交部青海全球推介活动是一次可贵的时机,咱们想借此向全球展现青海形象,把青海的民间艺术展现给国际。"青海省文明和旅行厅副厅长吕霞说。(完)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

    26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