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艺术家"王蒙谈茅奖著作影视化:文学是全部艺术方式的"硬通货"
新华社北京11月27日电 题:"公民艺术家"王蒙谈茅奖著作影视化:文学是全部艺术方式的"硬通货"
记者26日得悉,由作家王蒙创造的2015年茅盾文学奖获奖著作、长篇小说《这边景色》行将进行影视化改编。在承受记者采访时,王蒙表明,文学是全部艺术方式的"硬通货","我的一些文学著作假如能用视听的方法、舞台的方式表现出来,使它得到更大规模的传达,是对我自己创造的一个安慰,欢迎这种开展的或许。"
从1973年开端,王蒙连续创造了长篇小说《这边景色》的一些片段,自1974年正式动笔,距今已有40余年。自2013年出版以来,这部长篇小说遭到读者欢迎,被评为2013年度"我国好书"和2014年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获得了2015年的茅盾文学奖,迄今销量已近30万册。
不仅如此,《这边景色》还走出国门,现已出版的有俄文版和韩文版,正在出版中的还有土耳其文版和阿拉伯文版。
"关于出版来说,前后印了快30万册,这对现在来说现已很不错了。假如要做成一部电视剧呢?我想或许到达300万人、3000万人,它的受众会更多。"王蒙说。
跟着近年来新媒体的开展、视听艺术的兴起以及信息碎片化的趋势,文学阅览遭到了必定程度的冲击——想要了解一部文学艺术经典,曩昔只能经过阅览原著,而在今日更多的人是经过影视著作。王蒙坦言,包含他个人花在收看影视节目上的时刻也许多,由于影视愈加生动,咱们看起来也愈加便利。
"有人说文学行将消亡,光看电视就行了,对此我没那么失望。任何事情,人都是找最简略、最直接的东西先承受,渐渐有了更高要求的时分,再去进行深度解读。你不或许永久只满足于手机,眼睛可以看,耳朵可以听,可是只要心灵才干考虑。"王蒙说,经过一个进程,人们总会回归到书本上来,回归到文字中来。影视剧、舞台剧、音乐剧等都需求文学做脚本、做源头,全部的赏识与了解,都需求文字的说明,至少是传达。
但是,并非文学中所包含的全部内容和内在都能经过"影视化"得到表现。"把文字变成影视,里边有一个问题,有些很详细的内容是可以做改编的,有些笼统的部分是影视表现不了的。你看影视版《红楼梦》,不论它是80年代版,仍是后来的新版本,都不能试管婴儿替代你的阅览,只要你阅览了原作才干真实知道《红楼梦》是怎么回事。"王蒙说。
这对文学著作的影视化改编提出应战。王蒙表明:"我不是特别会组织,或许乐意去组织一种戏曲化的情节,我所描绘的故事不以戏曲化为特征,而在考虑方面、在文字言语方面下功夫较深——这点关于‘影视化’来说并不是最有利的,但关于‘更好地影视化’是有利的。"
王蒙等待自己著作的影视化处理可以脱节"集数过长、剧情磨蹭、灌水严峻"等国产剧通病。"实际中往往有这种情形,一部电视剧第一集看完之后感觉这剧太好了,我就跟我太太说这剧必定要看。可看上一阵子,就开端来回‘折腾’了,折腾得让你十分尴尬:看仍是不看呢?搞得我很苦楚。后来只好在自我假设为‘痴人’的心境下看完电视剧……期望咱们的改编千万别变成这样。"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